在实际教学中,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对于发展其数学思维至关重要,数学语言不仅是数学知识的载体,更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交流的工具,如何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,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呢?
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、民主的语言表达环境,在课堂上,鼓励学生大胆发言,不论对错,都给予肯定和鼓励,对于学生表达不准确或不完整的地方,教师应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他们完善,而不是直接批评指责,在学习“三角形的内角和”时,让学生先自主探究,然后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结论,有的学生可能会说:“我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,发现是一个平角,所以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度。”这时,教师可以引导:“那你能更清楚地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剪怎么拼的吗?”通过这样的引导,让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。

教师要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,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要用准确、清晰、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讲解和示范,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,要及时纠正学生在数学语言使用上的错误,学生在描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,可能会说“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,对角也相等”,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准确地表述为“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,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”。
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,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锻炼数学语言表达能力,在小组中,学生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,倾听他人的意见,通过思维的碰撞,不断优化自己的语言表达,数学游戏、数学故事等也能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兴趣。
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,数学科普读物、数学史等书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语言,通过阅读,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规范、生动的数学语言,拓宽视野,提升数学语言素养。
在实际教学中,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,发展其数学思维需要教师长期的关注和引导,通过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、注重语言规范、多样化教学以及引导课外阅读等方式,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学语言,提高数学思维能力,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。